第三百三十六章 拿下檀州-《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第(3/3)页
话说洞仙侍郎见檀州已失,只得奔走出城,同咬儿惟康汇合,拥护而行。正撞着林冲,杨志,又是大杀一阵,只是城破兵败,又让火器炸的心颤,哪里有心恋战,只顾往斜刺窜去,死命撞出去。杨志,林冲要抢城子,也不来追赶,且奔入城。
檀州城门已破,吊门已下,水门被占,城中主要将领也是都带着兵马弃城而走,只剩下万余京州兵在城,被鲁智深,武松,孙安,李逵,卞祥等人领兵杀入后,也是无心作战,纷纷弃械跪地投降。
却说一战没费什么大力气,就拿下了城池,花荣引大队军马入檀州,杀散俘虏了番军。一面出榜,安抚百姓军民,秋毫不许有犯。传令教把战船尽数收入城中。一面赏劳三军,及将在城辽国所用官员前来见面。官员中有姓汉人者仍前委用,无姓番官,尽皆收押,等候处置。一面尽将府库财帛金宝,解赴回雄州,交于彭玘看管。
却说花荣召见了檀州城内治理事物的官员,一番谈话过来,这些人的态度,让花荣很有感触!
最让其心有感触的就是,这些北地辽国汉人,民族意识及其淡薄。
不过花荣也不奇怪,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自唐以来,燕云地区几经战乱,数易其主。因此,该地区“汉人”的政治态度一般都比较灵活。宋人马扩就评价说燕云汉人随事俯仰,契丹至则顺契丹,夏国至则顺夏国,金人至则顺金人,王师至则顺王师,只是但营免杀戮而已。他们没有中原汉人那么强烈的华夷观念。
辽国统治下汉人的民族身份认定也十分尴尬。一方面,“汉人”的民族身份得不到宋人的承认另一方面在女真、契丹、奚等北方民族看来,汉人终究是汉人,并不十分信任。而且地位相对来说不高,经过百多年的发展,也有汉人发展出来成为了世家地主,这些人虽然地位改变了,可是花荣并不待见他们。
原因不方便说:就是当下还没发生的,宋朝背弃与辽盟约,同金达成海上之盟,联手灭辽,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时。燕云地区的这些已经在辽国站稳脚跟的“汉人”对此普遍心存不满,怨恨宋人背信弃义,而纷纷投靠金人。等到金军南侵,宋人则更加猜忌燕云“汉人”,以至发生屠杀燕云“汉人”的事件。
当然事无绝对,辽金统治下的北方汉人还是出现了不少像辛弃疾一样心向宋朝的起义军的。也有不少的好汉,向梁山就有公孙胜,马灵这样的好汉来投奔。辽国境内也是有科举出来的官员的,他们才是花荣的目标。就算这些人也要思想教育,加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
花荣现在就是要将这里能用的官员先行发配回山,让吴用好好教育教育,顺便让传令闻焕章,让其调派仇悆带几人前来檀州,安抚百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