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正你敢分裂朝廷,仇视我们北方官员。” “臣参张正居心不良,请万大人和唐相,给予严惩。” 刚刚那个张子良,正是代表北方新兴派,他陡然间怒喝道。 “呵,你们对外自称新兴派。” “不过是鼓弄民众,给自己脸上抹光。” “谁不知道你们代表的就是北方氏族,妄图通过花言巧语,蛊惑民众,颠覆朝廷,对抗大胜发展。” “今日不除了你们。” “对不起前线浴血奋战的上百万大胜军队。” 张正怒目而瞪,寸步不让道。 “肃静。”突然上方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说话之人正是万树森。 唐相也是压了压手。 这个时候在两人身边一个中年男子,站的四平八稳,不动如山,眸光睁开时扫了一眼依张子良为首的新兴派的官员。 张子良等人也纷纷拱手,退到自己的位置上。 “伯牙,你怎么看?”万树森看向那个中年男子,他叫马伯牙,新兴派的党首,也是北方推举出的最有潜力的官员。 此刻虽然没有入军政处,但军政处此刻十三人,除了万树森和唐晏廷以及六个总兵,余下五个朝廷各部大臣,完全听命于他。 少了六个总兵在京城。 反而让军政处议事上,连万树森和唐晏廷都不好乾坤独断,依两票,压制五票。 “万大人,唐相。” “臣认为前线将领奋战,也是为了巩固我后方大胜境内,是有功的。” “不过战争消耗巨大,也会拖累内政民生,这也是实情。” “前线的诸位总兵或许不太了解现在境内的情况,我们作为朝廷官员,在支持大战的同时,也有必要给予一些善意的提醒。” “对于前线的需求,给予一定的调整。” “就比如说,八岐国派去境外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战损是附属国最多,此次竟还要征召十万军队入熊国作战。” “这有损我天朝上国之威严。” “也会让附属国寒了心。” “我觉得兵力可以派遣,但不能太多,要照顾附属国的国情。” 马伯牙上前一步,有条不紊道。 “你认为应该派遣多少?”唐晏廷开口道。 “我认为境内二十万兵力,派遣十万即可,大胜军备强大,兵力无需过多,现在也赶上了春种,民间各行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没必要再征召过多新兵。” “附属国三十万兵力,派遣十五万即可。” “八岐国给予五万名额,有驻扎袋鼠国的兵力进行支援熊国作战,我觉得入熊国作战的八岐国将领也应该调换一下。” “负责熊国作战的八岐国将领,连续增兵共计十七万兵力了,但战损超过了一半,太多了,其指挥才能明显不佳。” “臣认为应该有袋鼠国山本中二亲王负责指挥熊国八岐国军队,他能这么快打败袋鼠国大军,说明其具备一定的指挥才能。” 马伯牙开口道。 “臣等附议。” “臣附议。” …… 很快五个老臣站了出来,竟是五个加入军政处各部的主官。 “臣附议。”张子良也站了出来。 很快哗啦啦的一个个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除了张正等南方派官员没有站出来,此刻朝廷上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员站出来了。 这个时候才恍然发现。 现在的朝廷,竟然有这么多人不支持开战,渐渐的投靠了北方派系。 “此事我已经知道。” “暂且搁置。” 万树森沉声道。 “万大人您说的搁置。” “是兵力暂时不急着调派吗?” 这个时候,张子良突然站出来拱了拱手大声道。 “不可。” “前线作战,稍有闪失,损失之大难以想象,前线要调兵,必须尽快派兵过去啊。” 张正急忙道。 “退朝。”万树森沉声道,转身就直接走了。 军政处内。 万树森和唐相相视一眼。 “看来我们是老了。” “本是好意,为了加快南北融合,促进大胜发展,给予了北方太多好处,前期看来还是很好的。” “现在不知不觉,就已经尾大不掉了。” 唐相轻叹一声。 “是啊,本来我看马伯牙处理内政还算不错,人出自南方,母族又来自北方,可以平衡南北之间的关系。” “待我们退了,这人能够辅助元胜,完成既定的对外部署。” “现在不得不说,看走眼了。” 万树森面罩寒霜,冷哼了一声。 “那现在万兄你打算怎么办?” “若是强行压下去,我担心朝局不稳,影响了境外的作战。” “按理说,现在通信方便了,元胜怎么没有来个电话?” 第(2/3)页